6月18日,由中国美术馆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“兴会烟霞——周石峰山水画展”在中国美术馆开幕。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之一,共展出周石峰近两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41件(套)。
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美术馆馆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评价其作品:“呈南方山水之氤氲,显北方山水之骨架,散淡与奇构形成笔墨世界的幽远”,同时指出这种效果的获得源于“传统的勾勒皴擦,化为其个性表达,并融入新的图式”,最终“并不止于诠释古老的智慧,更在于他成功运用契合时代的语言符号而沿溯中国山水精神之渊薮”。
周石峰,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,近年来的山水画创作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加入现代构成要素,融合出新。
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5号展厅,持续至6月29日(逢周一闭馆)。
他说:“山水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一个‘极’字”。对此,我深以为然。中国的“极”字,蕴有先哲的伟大智慧。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五章》:“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”“大”即为“道”,同时也是“极”。但此“极”非固定、非静态,而是由“大”至“逝”、至“远”、至“反”,强调包容、变化和复归。故而,它又是“无极”。追求此“极”,可明晰目标,心有定向;达到此“极”,则能体会无所不极、乘物以游心的逍遥境界。这是一个“极而无极,无极而极”的逻辑过程,也是中国画最具代表性的审美品格之一的“淡”的由来。
董其昌云:“以平淡为君德。撰造之家,有潜行众妙之中,独立万物之表者,淡是也。”所谓“潜”,是沉浸其中,旨在“大”与“极”;所谓“独”,是超拔其外,旨在“反”回本根,与“大道”相合。在“潜”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而见“独”,便可脱胎换骨而臻“平淡”。
欲入中国山水画之“大道”,也须由“大”至“反”,绚烂之极,复归平淡。郭熙《林泉高致》曰:“山水,大物也。”画大物,画家首先必心期于“大”,以海阔天空之见,存于有迹之内,求于无迹之先,方可体会山水真精神也。其次,“大”的心境落实于山水画,还要通向“远”。山水冲融缥缈,深重灭没,当远而观之。然“远”又不仅是空间状态,亦有精神灌注其内,实景清而空景现,真境逼而神境生。通幅皆灵,乃画家思接千载,视通万里,将物理空间与心灵空间统一后的呈现。最后,山水画的“远”要蕴藏着“反”。画家化实为虚,赋予平淡表象中富赡的审美内涵,使人有初观平淡,久视则愈显“神明”之感。
周石峰的山水画,便蕴有由“大”至“反”的逻辑结构。他将自己的山水画形态的命名为“轻烟山水”,突出一种淡若轻烟,空灵纯净的审美品格。不过,周石峰所营造的“轻烟山水”之“淡”境,不仅指视觉特征,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精神层面的高标远引。其“淡”,乃筑基于画家的“大”格局。用周石峰的话,便是“大化意识,大境界、大笔墨、大块文章”。周石峰的画中,呈南方山水之氤氲,显北方山水之骨架,散淡与奇构形成笔墨世界的幽远。高渺的诗章,传统的勾勒皴擦,化为其个性表达,并融入新的图式,洋溢着新的审美气息……而长期淬炼的成熟技法,在瞬息灵感的激荡下,常产生出于意表的偶然效果。此纳两极于一体的包容性,让其笔下意象游曳于似与不似之间,笔、境兼夺。当笔墨自成世界,便意味着心灵的开敞,亦即画家体“远”之心的外化。由是,我们也可以理解周石峰的山水画为何要从“淡”中见分明,“淡”中见厚实,“淡”而恢宏,“淡”而阳刚——实皆追求“极”而致“反”的表现。
周石峰山水画的意义,并不止于诠释古老的智慧,更在于他成功运用契合时代的语言符号而沿溯中国山水精神之渊薮。由于周石峰对自身艺术所处之文脉坐标有高度的自觉意识,故而能紧紧抓住“当代”与“转型”两个关键词来追求艺术之“极”境。一方面,取法古典,熟稔成法;另一方面,穷极思变,法我相忘,渐老渐熟,乃造平淡。
时移法变,艺贵于心。回望中国山水画的座座群峰,条条巨川,尽管山川巨变,然作为心灵之图像,山依然是山。它在民族精神、时代辉光中,虽朦胧依稀,却巍然屹立。
峰高石坚出奇峰,万象化机有无中。愿周石峰继续以“大”之心、“远”之境、“反”之法、“淡”之品,笔耕于中国山水画的“日新”之境。
半亩方塘
周石峰 中国画